為什麼越抓越癢?
「幸福激素」讓你停不下來!
撰文/阿法諾(Andrea Alfano)
翻譯/林雅玲
抓身體一處的癢其實會演變成多處發癢。用指甲刮皮膚會帶來舒緩,但僅是短暫的暢快;會說短暫,是因為抓癢往往會引發另一回合的發癢。最新研究指出,這個惡性循環背後的罪魁禍首,竟然是有「幸福激素」之稱的血清張力素(serotonin)。
2009年,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發癢研究中心的陳宙峰(Zhou-Feng Chen)和同事在小鼠身上找到專一性癢神經元,在此之前,科學家一直以為癢只是一種溫和型式的痛。雖然癢和痛不完全一樣,卻密切相關,在特定腦區有相同的迴路;也因為神經路徑重疊,活化一個會抑制另外一個,這也是抓的動作能暫時遏止癢覺的原因。抓的動作也會觸發血清張力素釋出,有助於減輕疼痛,而血清張力素升高也是讓我們覺得抓癢很舒服的原因。但是陳宙峰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,這也加劇了癢與抓癢的循環。
感知癢的神經元擁有一組協助緩解疼痛的受體,也有一組誘發癢的受體。血清張力素只能和痛覺相關的受體結合,但是兩組受體相當靠近且會交互作用,因此血清張力素的出現會間接增強癢的迴路。陳宙峰和同事同時活化小鼠的兩組受體,發現小鼠抓癢的程度遠比單獨活化誘發癢的受體還嚴重。另一項實驗則使小鼠暴露於皮膚刺激物,缺乏製造血清張力素細胞的小鼠,抓癢的程度比正常小鼠輕微。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《神經元》期刊。
科學家還沒找到人類的專一性癢神經元,不過已經在獼猴身上找到。至少我們現在可以有把握地說:「抓癢前,請三思。」
請參閱科學人2015 年第 159 期 05 月號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